淡汗同鹹汗-出邊種汗先有病?😓😅
鹹汗是正常因調節體溫而來;而淡汗就係虛汗/自汗,係不由自主係身體排出,是病理性出汗。
小朋友在白天安靜狀態下(沒有感冒或其他疾病病徵),日常環境中(普遍人舒適的温度(25度左右🌡)、濕度(60-70%左右))🌨,全身或局部出汗過多,甚至大汗淋漓。這就是虛汗/自汗。
主要是因為小兒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,由以肺脾腎不足為主。肺主皮毛,脾主肌肉,肺脾氣虛,表虛不固,腠理不密,因此容易出汗不止。
🤢什麼是肺脾氣虛?
如果見到小朋友安靜時易多出汗,一動出汗更加劇烈,由以頭部肩背部出汗明顯,面色稍蒼白,容易疲倦。屬肺脾氣虛之證。
長期有虛汗/自汗,有什麼後果?
平常胃口不佳😪,沒精打彩,免疫力下降,容易患上感冒🤒。
📌治療方向
☕️小兒病理性出汗(自汗)多以健脾益氣,調和營衛為主。
可以用 炙黃耆、防風、炒白朮、牡蠣、浮小麥、麻黃根、太子参等加減應用。
🙌🏻按摩足三里,或沿著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捏脊, 有助減輕自汗。
📌日常注意
👚出汗後,要更換衣服或毛巾索乾,以免凍親
⛹🏼♀️調理好身體並自汗減少後,可做多點運動,加強身體體質,達到健脾益氣目的。
#bb淡汗 #bb自汗